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sexSelectedText ? sexSelectedText : '性别'}}
{{ageSelectedText ? ageSelectedText : '年龄'}}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清北生竞争上岗考公,对公务员来说是个坏消息

时间: 2024-03-17 02:04 分类: 最新资讯 来源: [原创]

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 {{clickNum}}

10月14日,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公告发布,报名将于10月15日正式开始,据了解,2024年国考共计设置了18948个岗位,共计划招生3.96万人,相比去年扩招6.7%,这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六年扩招。 从国考招录总体情况来看,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海关、铁路公安、出入境边防总站等系统。其中国税仍然是“招考大户”,招录职位为10063,招考人数为24008,占比60.69%,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综合岗占比大幅提升,招录占比15.89%。消防系统今年没有招录岗位,这已经是该系统连续第二年未开展招录。 2024年国考招录依然坚持以基层为导向,面向基层岗位的招录人数占总人数的67.29%。但是本次国考学历门槛明显提升,研究生需求量大幅增加。 2024国考招录要求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整体招录扩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今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同比减少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增加,如要求硕士研究院及以上的岗位达2046个,同比增加814个,共招录3756人,同比增加1654人;要求博士的岗位24个,同比多出14个,共招录31人,比去年翻了三倍多。 此外,国考招录的专业趋势也不断加强。2024国考仅有22人、16个岗位不限专业。 在国考开启报名通道的第三天,国税系统资格审核通过人数已经达到了126034人,占总通过人数的57%,其次是综合岗,资格审核通过达到20836人,占总通过人数的9.4%。第三是统计局,资格审核人数达到15916人,占总通过人数的7.2%左右。 通过报名前三天的数据,这三天通过审核最大竞争比的岗位依旧是统计局的岗位,过审竞争比为738:1,其次是知识产权局的岗位,竞争比为719:1,而最受瞩目的国税系统最大竞争比位列第三,为399:1。 华图教育广东师资管理与教研分院老师周妙表示,按照往年的情况,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往往出现在国税系统,在15个系统中平均竞争比最大的三个系统为知识产权局、水利部门、统计局,平均竞争比分别是42.81:1、21.06:1、14.74:1。 高学历人才扎堆 在这场浩荡的考公潮中,清北高材生总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清华大学公布质量报告后,有媒体发现,该校2021届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69.9%。换言之,有将近7成的清华毕业生进入了“体制内”。 相比之下,2019年和2020年,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为61.2%、64.9%,这说明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增速正在加快。 而在目前公布质量报告的重点高校中,清华大学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高比例并不是个案。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今年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及部队的学生比例为50.05%,厦门大学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则接近六成。 与一般人通过国考、省考等方式“上岸”不同,对于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来说,通过选调生选拔才是他们成为公务员的主流方式。 2017 年,北京大学选调生人数占到了同年党政机关就业人数的 75% ,这个数字在 2019 年上升至 89%。清华大学更夸张,从 2017 到 2020 年,每 10 个成为公务员的清华毕业生中,大约有 9 个都是选调生。 到如今,清北学生对选调生的热情有增无减。据新华社等报道,2021 年,清北选调生增长至 1300 人以上,相比 4 年前,人数翻了至少一倍。 所谓选调生,是指各省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从参考资格来看,各省对于能考选调生的高等院校并不一致,但一般划定范围在50所高校之内,有些省份的选调生划定范围更小,是只有名校生才有机会参与的一场考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发布选调生公告的省份,基本都采取“985高校+少数211高校+省内重点高校”,如安徽省甚至一些985高校都未能入选,也有一些省份划定的范围中全部为“双一流”。 相对来说,学校更为出名,对于相关学子考选调生更有优势。但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定向招录,也需要“竞争上岗”。 以绵阳市发布的信息为例,绵阳市2022届紧缺专业选调生计划,向清华、北大等12所高校招录第一批、第二批总共招录100人,而两批次的报名人数1833人。 与此同时,选调生以后的发展可能比起省考普通的乡镇岗好一点。 例如曾以县文科第一名身份进入清华的焦三牛,硕士毕业后就考上了甘肃省选调生,2021 年年仅 32 岁的他就当上了县长;来自清华的张昆仑,在博士毕业后成为选调生, 8 年之后他就被提名为浙江诸暨市的市长候选人。 未来如何